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辣条拌酸奶,(https://xueqiu.com/1104089129/328165799)
机器人真的太赚钱了,尤其是最近半个月,简直是机器人低位股的天堂,一买就涨,一卖就飞。一个龙头选手,现在被量化逼的天天挖掘低位,真的很难受,但没办法,机器人赚钱效应太足了,只能不断挖掘低位新标的。
先梳理下最近俩月机器人都炒过什么:
1、去年11月先炒本体、华为合作等:埃夫特最大涨幅465%、拓斯达最大涨幅354%。
2、去年12月开始炒丝杠和机器狗:五洲新春最大涨幅326%、建设工业232%
3、1月左右开始炒宇树机器人/狗:长盛轴承近10倍!
4、随后机器人分支不断,弹簧(美力科技256%)、皮肤(福莱新材500%)、腱绳(南山智尚228%)、最近的小脑(东土科技139%)、名字带轴承(襄阳轴承236%)。
还有其他分支,例如电机、轻量化、传感器、减速器,可以看到,机器人每出一个分支,都一大堆资金往里拱。那么截止目前,哪个分支又重要,又没炒过呢。
昨天翻了一夜,发现机器人散热,貌似没怎么动过。
不仅没动过,更关键的是,截止目前,几乎没有几个券商覆盖过!
为啥没覆盖呢?不知道,或许买方正在干活,或许卖方正在写稿。
直观感受就是,巨大预期差啊!想想,回头券商一科普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当然,不能纯YY,
所以现在首先要确定,散热,有没有炒作价值。
先看市场空间,据高盛预测,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1540亿美元,而散热模块成本占比或超15%。
再看机器人散热是否关键必要:
人形机器人:散热技术为何是“生命线”?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进现实,但要让它们像人类一样灵活工作,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却成为关键瓶颈——散热系统。
热量,人形机器人的“隐形杀手”人形机器人高度集成了电机、AI芯片、传感器等高功耗部件,其运行时的发热量远超手机或电脑。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,其全身40个关节电机持续运转时,热量若无法快速消散,将导致:
性能崩塌:芯片因高温被迫降频,机器人反应变慢甚至“死机”;
寿命折损:电机与电池在高温下加速老化,维护成本飙升;
安全隐患:电池热失控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风险。
设计挑战:在“人体”中实现散热革命不同于工业机器人,人形机器人的散热需在有限空间内完成。传统风扇和散热片难以塞进仿生关节,工程师们正突破三大方向:
液冷微型化:如特斯拉将汽车液冷技术压缩至机器人血管般的管路中;
材料革命:石墨烯、相变材料(PCM)化身“导热外衣”,小米CyberOne已应用此类技术;
智能热管理: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,动态调节散热策略,优必选Walker机器人便搭载了此类系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翻了翻人形机器人散热概念的相关个股:
阿莱德:12月9日互动,公司的电子导热散热产品可用于该领域,目前已通过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产品测试,并将持续开拓在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。
银轮股份:1月14日互动,人形机器人大负荷工作下,其控制系统,关节模组,执行器等都会产生大量热量。公司正在算力及人工智能领域,积极探索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,开展前沿技术研究,布局相关技术专利。
中石科技:公司以研发为主导,在高性能导热材料领域具有产品及技术优势,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
雅创电子: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和AI服务器散热器领域积极布局,成立Robot事业部并组建高效团队,计划适时引入新的产品线
硕贝德:公司的天线、线束、散热等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。